金秋時節(jié),桂香浮動,當中秋的圓月映照著萬家燈火,校園里,一份特別的溫暖正為留校學子悄然綻放。為讓未能歸家的同學們在佳節(jié)中感受團圓氛圍,領略冰城魅力,我校宣傳部、團委精心策劃 “情滿中秋,同游冰城” 研學活動,用關懷與陪伴,為學子們編織了一段難忘的中秋記憶。
校領導們化身 “暖心使者”,為同學們逐一遞上精心籌備的節(jié)日禮包。禮包里,既有月餅、哈爾濱紅腸、面包這些滿含冰城煙火氣的本土美食,搭配著營養(yǎng)的牛奶與能量餅干,讓學子們在行程中隨時能補充能量;也有印著學校標識的定制裝備:活動服裝、U 盤、水壺、手提包,還有帶有校標元素的紀念徽章。每一件物品都飽含著學校的細致關懷,讓留校學子在異鄉(xiāng)也能擁有滿滿的節(jié)日儀式感,手中的禮包沉甸甸,心里的感動暖洋洋。大家懷著期待的心情,開啟了這場充滿驚喜的冰城研學之旅。
	
	
	
	
	首站來到哈爾濱規(guī)劃展覽館,這里藏著冰城的 “過去、現(xiàn)在與未來”。帶隊老師早已提前為同學們梳理好展館亮點,走進館內,1600平方米的物理沙盤將城市格局直觀鋪展,老式有軌電車原型靜靜矗立,仿佛在訴說著歲月故事。在一層城市歷史展區(qū),同學們爭相登上老式有軌電車,指尖觸碰著復古的扶手,耳邊仿佛響起舊日的車鈴聲,沉浸式感受著哈爾濱的時光變遷。
	
	
	
離開規(guī)劃展覽館,前往防洪紀念塔。途中,老師緩緩講述起 1957 年哈爾濱抗洪救災的歷史,那些眾志成城、守護家園的英雄故事,讓同學們對這座城市多了一份敬意。大家沿著松花江畔自由漫步,江風輕拂面頰,秋日的陽光灑在江面,波光粼粼,不少同學拿出手機,記錄下眼前的美景,歡聲笑語隨著江風飄散。
	
抵達圣索菲亞教堂前,大家或駐足觀賞,或拍照留念,感受歐式建筑的典雅美學;選擇入內參觀的同學,則在安靜的氛圍中,慢慢了解教堂的歷史沿革與文化價值,每一處細節(jié)都讓人沉醉。
	
前往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街區(qū)。在核心建筑群前,老師為同學們詳細解讀 “中式元素 + 歐式結構” 的獨特建筑風格 —— 中式的雕花與歐式的拱券相映成趣,老磚墻訴說著過往的市井繁華,讓同學們深深沉浸在老哈爾濱的建筑文化底蘊中。
	
夕陽西下,大家返回學校。途中,老師簡單總結了當日行程,同學們也紛紛打開話匣子,分享著一天的收獲與感動:“第一次這么深入地了解哈爾濱的歷史,中華巴洛克的建筑太有特色了,感覺自己更懂這座城市了!”“學校定制的紀念品,我要好好珍藏,這個中秋真的太溫暖了!” 返回校園后,這場充滿關懷與收獲的中秋研學之旅圓滿落幕。
這個中秋,沒有家人陪伴的遺憾,被學校的溫暖與冰城的魅力填滿。此次活動不僅讓留校學子感受到了 “第二個家” 的關懷,更通過沉浸式研學,讓大家走進哈爾濱的歷史文化、觸摸城市的建筑特色、見證城市的發(fā)展脈動。這段難忘的旅程,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生活,更讓他們對這座 “第二故鄉(xiāng)” 多了一份認同感與歸屬感,成為這個中秋最珍貴的記憶。